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产品保障供应成为战“疫”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常务副会长乔彬建议,完善应急体系中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与大型物流企业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应急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乔彬介绍,在这场疫情的考验中,全国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人,在抗疫防控和保供稳价第一线,尤其是在保障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保障市民农产品供应及价格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应急保障能力,体现出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大型公共事件中的重要公益性作用。乔彬建议,疫情过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农产品应急储备体系
本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蔬菜等生活基本农产品供应充足,山东、云南、贵州等蔬菜主产区,纷纷向疫情严重地区捐送蔬菜。整体上运行秩序井然,但部分也存在如何分配、如何更准确地送到急需人手中等问题。
乔彬建议,充分利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特点,结合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大型公共事件农产品应急储备体系,在储备肉、储备粮的基础上,增加蔬菜动态储备。与此同时,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产区端与大型蔬菜主产区建立长期合作,在城市端与城市社区等动态对接,保证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分层、分需求地动态流通。
“这样的体系建设一方面日常维护基本零成本,另一方面还能与贫困地区主产区建立长期联系。”乔彬表示,即便是再发生突发事件,也能有条不紊地快速调动农产品货源,并且高效精准地定点投放。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多地采取封路、堵路、劝返等措施,农产品物流受阻,由此导致的“生产-运输-消费”环节无法顺利对接。
乔彬建议,后期要完善在应急体系中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与大型物流企业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应急农产品的顺畅流通,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运输难的问题。
建设农批市场数字化体系
乔彬表示,数字化信息优势及专业化的效率优势,在大型公共实践中,起到高效、专业、精准解决问题的作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赋能,有利于支持销售决策,建立从生产到流通到金融的智能化区块链体系,从而优化供应链流程。
乔彬建议,疫情结束后,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字化体系建设,如市场农产品大数据指挥平台、应急物流指挥平台、应急农产品保障平台、应急城市交通对接平台、应急合作主产区对接平台等五位一体的农批市场数字化体系。充分利用新技术力量和大数据红利,做到关键数据高效汇总,为国家在大型公共事件中提供决策支持,提升疫情指挥效率,提升整个农产品批发系统的数字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同时最重要的是,为滞销主产区提供一个良好的预警和对接平台。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分别在第一时间发出行业保障供应的倡议,带动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序复工,在协调捐款、捐资,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乔彬建议,应进一步重视国家级行业协会作用,对于重大决策和国家政策,可委托国家级行业协会作为落实主体,通过国家级行业协会的组织、对接、督促和反馈,促进各项政策在地方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