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路径的探索

2018/10/20 9:27:22   阅读(1357)   标签: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国内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路径各不相同,中国需要根据当前的时代特点,进行比较、吸纳而优化自己的出城乡一体化路径。


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城乡关系问题的处理好坏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美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伴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入新的阶段,城乡一体化已势不可挡,需妥善应对。

一、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自身情况出发,摸索出与众不同的路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城乡一体化方面采用郊区化发展模式。

 美国的城乡一体化程度非常高。传统的乡村几乎看不到了,除去产业与外观的不同,城市和乡村在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相差无几。美国的城乡一体化之路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美国在坚持农工协调发展基础上,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交通和信息化高度发达情况下,构建了高度城镇化的郊区,形成“大都市区”体系,再加上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有力的促进和保障,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呈现高度一体化。
日本在城乡一体化方面采用以工带农、以城促乡发展模式。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开始关注农村发展,同时这时日本工业已经具备反哺农业的能力。日本政府对农业大量补贴,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农村发展,在实现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韩国在城乡一体化方面采用“新农村运动”模式。作为后发国家的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落后的农业国快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上世纪末在政府主导下逐渐实现工业化,继而实现城市化。并在此基础上,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城市开始反哺农村。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展开了以农民为主体、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新农村运动”,从而快速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上海在城乡一体化方面采用城乡统筹规划模式。近代以来,上海是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城乡一体化发展较早。上个世纪70年代上海郊区的乡镇企业大量出现并发展起来;80年代提出“城乡通开”和“城乡融合”;90年代提出“三个集中”,快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本世纪初提出“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并不断发展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把郊区建成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海也快速建立了郊区发达的交通、完善的医疗、无差别的教育、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新型的城乡关系,并且非常注重保护生态系统和促进城乡生态融合。

成都在城乡一体化方面采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模式。2003年成都推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次年出台文件,制定了具体的指导方针。2007年成都和重庆正式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即提出 “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六个一体化”。成都在2009年提出建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通过“股田制”、“地票制”等措施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放开了城镇户口,加速农民市民化;大力扶持乡村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乡村资金投放,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珠江三角洲在城乡一体化方面采用以城带乡模式。

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后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农民,实现了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发展聚集了乡村和国内外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中心城、卫星城、点轴线等城市群。城市工业进入到高水平阶段,开始“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乡村地区的交通等公共设施快速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的得以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聚集而成在交通要线周围的线状城市带,提高了城乡一体化水平。

二、 我国城乡一体化路径的优化设计

第一,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统筹规划。

国内外实现城乡一体化都是与政府注重城乡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分不开的。他们立足世情,通盘考虑,进而统筹谋划,做出城乡一体化的设计。政府出台建设规划,制定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及措施。建成合理的城市群后,建成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居民权益等无差别化。政府要当好这个总设计师,统筹规划,引领并监督。

第二,进行产业调整,促进五化协同。

产业调整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五化”协同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绿色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紧密结合,把绿色作为引领并贯穿始终,协同发展,形成合力,走一条可持续之路。

第三,优化空间布局,坚持双轮并驱。

推进城乡一体化,应该坚持城镇和乡村双轮并驱。县域城乡一体化可以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农民生活方式转型,因而是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体和基础。建设县城成为攻坚行动,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乡村是城乡发展中的较弱的一方,不应再城镇化大潮中被淹没,所以政府应予重视,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保持乡村特色打造宜业宜居的美丽新乡村。

第四,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城乡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和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宜将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在住房、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保障农民工是基本生活和各项福利。在公共服务方面乡村是短板,应加大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外加快交通和信息方面一体化建设,给城乡一体化强有力的支撑。

(行业文章来自网络,用于内部学习,请勿转载)

客服热线:010-82626909
客服邮箱:logistics@orinf.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51号首享科技大厦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