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十“三经”

2018/10/25 19:49:32   阅读(1806)   标签: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按照中央部署在全面推动。怎么理解和落实好这一重大国家新战略,念好乡村振兴战略十“三经”很有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按照中央部署在全面推动。怎么理解和落实好这一重大国家新战略,念好乡村振兴战略十“三经”很有意义。

一、为什么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因为:第一,“两个一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第一个目标新四化中,农业现代化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基础,还是最大短板,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新四化。第二,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是十四亿人民在物质生活达到更加富裕殷实的小康条件下,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等精神文明也达到很高水平,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就是数量居多的七亿农民。而这一切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实现。第三,所以总书记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不平衡和不充分中,最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是:第一是城乡不平衡,农村不充分;第二是工农业不平衡,农业不充分;第三是城市居民和农民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这一矛盾的主线就是城乡一体化,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

三、“三农问题”提出来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已经十六年了,只有乡村振兴战略,从战略上确立了明确目标,指出了发展方向,规定了发展路径。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宣言和行动纲领,从三个方面把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全社会都要重视的高度。第一是三个不能: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第二是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第三是三个坚持: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坚持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坚持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

四、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实现关键在改革,改革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全社会农业的生产力,主要是要抓住三大突破口,多点联动,协调进行。第一是土地改革要突破。要加快土地流转,让土地经营的规模得到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水平,通过土地流转解决土地科学功能定位,实现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没有土地的适度规模化,就没有集约化,就没有根本上提高土地效率,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第二是通过改革全面迅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从根本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获得决定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科技人才,装备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服务品质都依赖科技水平提升。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水平,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最后只是一纸空文。第三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调整农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和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生产经营者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各自专业分工和地位及其关系调整。能不能打破有利于小农经济的旧格局,建立新的有利于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是衡量改革方向是否正确,能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重要标准。

五、城乡一体化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城乡一体化的全部含义不仅是农村乡镇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管理逐步达到城市的水平,农村公共服务环境及设施像城市,农民走向城市过上城市的生活,同时,城市居民也更愿意走向农村去享受现代农村田园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城乡之间融为一体,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支撑点,就像一座大桥把城乡连接为一体,这三个支撑点就是三座桥墩。第一座桥墩是田园综合体。它是第一批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企业主体,多数是在农村取得成功的第一批农业企业的向往地。第二座桥墩是农村庄园,它是大额资本发展高效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的向往地,多数是城市成功人士和专业农业科技对接的新业态。第三座桥墩是特色小镇。它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主,目标市场是大城市或中心城市的新兴产业或中低端产业集聚地。主要特征是在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以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工人,以服务产业发展的特色建筑风格。它是城乡信息资本人员融合的集中地。

六、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关键是产业兴旺。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产业规划和布局。在规划布局中必须坚持坚决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把握好三大基本原则:第一是农林牧渔园协同发展的原则。这就是说规划时要根据地理和土地特点,同时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等,科学设计比例结构,以大农业的思路,让各个业态协同发展。不宜搞一业独占。第二是一二三网深度融合发展原则。这就是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信息化物联网互联网要深度融合,最好是信息化引领。各个产业要融合,不可割裂,要结构合理,相互依托,形成大循环,小循环,发展新型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第三是种养加服(吃玩养购)一体化发展原则。

七、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和高效转型,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通过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三大体系。一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三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形成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当前重中之重是为构建三大体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财政支持引导的农业投资体系。河南省政府和财政厅在这方面有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主要是集中政策资源,集中财政资金,利用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服务农业发展。二是加快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方面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优先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农业信息化服务、土地流转、产业服务、投资金融服务、营销服务、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等,一句话,没有发达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发展就不可持续,就不能有根本性突破。三是加快人力资源准备。一要推动现在的农民企业家向现代企业家转变,或培养现代农业企业家。二要大力发展培训农业专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专业技术职工队伍。三要组织农村中青年农民学习。把有限的资源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素质。无论怎么谋划,最终一切事业靠人。我们下一步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拥有七亿农民,而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

八、乡村振兴战略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最基本最直接三大目标进行展开。一是土地增产。农业最根本的特征是所有的财富都最终从土地上获得。因此,千方百计提高土地产出率,在保证产品质量品质和土地可持续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土地综合产出率是直接目标。二是企业增效。农业产业的一个特点是投资期长,投资额度大,投资风险大,怎么让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有稳定的效益,稳定的预期和较高的效益是发展农业的基本任务。否则,农业发展不了!三是让农民增收。无论出台什么政策,无论推出什么措施,无论你想怎么发展,一个根本前提是:农民收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农民的收入只能不断增加,不能间断。离开了这一条,农民就不高兴。离开了农民的支持,任何事情都不好办。

九、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在农村,在乡县。推进和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有三个,必须从各方面支持他们发展。这些主力军分为三大方阵。第一方阵是综合实力强,有自己发展模式的现代农业集团。一个省应该有十个左右这样的集团。第二方阵是农业龙头企业。他们是参与或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地流转的以主业突出,逐渐向一二三网融合发展的的主力军,并且大部分会快速整合吸收家庭农场,一步一步向集团化演进。这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每个县应该至少有两家这样的公司。第三方阵是家庭农场。他们承接着第一次土地流转,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扩大规模,形成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主体。一个行政村要至少有一个家庭农场。第三方阵承担着进一步扩大土地第一次流转的任务,这是构建社会化服务的基本组织。每个乡镇都应该围绕一村一品,推进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按照一乡镇一产业积极和现代农业集团合作,积极培育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

十、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任务,国家战略,各级政府应该发挥好三大职能作用。第一是宏观上搞好顶层设计。重点是整体发展规划、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融合对接、国土资源整体布局和产业体系建设安排和标准制定等。第二是根据不同地区资源和产业特点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制定好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企业发展政策。第三是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乡,乡镇领导是核心,县级领导是关键,村里干部要坚决得力。县级领导要懂政策,顾大局,把政策和资源创造性地运用好,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力争发展现代农业集团,打造有地方优势的农业产业。乡镇干部是主要推手,要统筹协调落实好各种政策,搞好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发现第一方阵带头人,引进和发现家庭农场向龙头企业方向发展,积极帮助企业找对发展模式。村干部要做好农民的工作,引导好农民,组织好农民,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县乡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一支真正热爱农业,懂农业和爱农民,对三农有情怀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创造机制条件让基层干部分享乡村振兴的成就荣誉和乡村振兴带来的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是个宏大工程,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几千年的生产经营方式的一场革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基层社会组织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应该及时总结改革成果,顺势而动,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改革,用改革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注入新活力,增加新动力。

客服热线:010-82626909
客服邮箱:logistics@orinf.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51号首享科技大厦1005